教學成果
教學研究成果
序號 |
成果名稱 |
時間 |
獲獎級別 |
1 |
創新多元柔性教育模式炫乐彩票|官网登录,構建光電信息人才培養體系 |
2017.12 |
四川省第八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|
2 |
全程化、階梯式“4+3+3+3”光電信息類雙創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|
2017.12 |
四川省第八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|
3 |
依托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,構建創新人才培養體系的實踐 |
2016.12 |
電子科技大學第八屆教學成果 一等獎 |
4 |
科研促進教學,全面建立提升光電信息類專業學生創新能力的長效機制 |
2013.11 |
四川省第七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|
5 |
實施分段分類培養模式,促進學生多樣化發展 |
2012.7 |
電子科技大學第七屆教學成果 一等獎 |
6 |
創建TR團隊,提高光電本科專業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|
2009.3 |
四川省第六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|
7 |
構建培養光電信息技術創新人才的高水平實驗教學體系 |
2009.3 |
四川第六屆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|
8 |
構建培養光電信息技術創新人才的實驗教學基地 |
2008.9 |
電子科技大學第六屆教學成果 一等獎 |
9 |
科研促進教學炫乐彩票|官网登录炫乐彩票|官网登录,培養光電信息技術創新人才 |
2008.9 |
電子科技大學第六屆教學成果 一等獎 |
承擔的國家級質量工程項目
序號 |
項目名稱 |
類別 |
立項時間 |
1 |
光電信息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|
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|
2016 |
2 |
感知天下—信息化社會中的傳感器 |
精品視頻公開課 |
2016 |
3 |
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 |
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專業 |
2013 |
4 |
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 |
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|
2012 |
5 |
敏感材料與傳感器 |
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規劃教材 |
2012 |
6 |
光電傳感與系統 |
教學團隊 |
2009 |
承擔的教改項目:
序號 |
課題題目 |
課題來源 |
立項時間 |
1 |
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課“應用光學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課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2 |
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課“激光原理與技術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課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3 |
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課“材料分析基礎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課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4 |
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課“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教學方法與考核方法改革示范課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5 |
挑戰性課程“光電信息系統設計與應用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挑戰性學習課程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6 |
挑戰性課程“可穿戴電子技術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挑戰性學習課程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7 |
挑戰性課程“光電系統工程設計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挑戰性學習課程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8 |
新生研討課“光視覺和光聽覺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新生研討課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9 |
新生研討課“光源與照明新生研討課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新生研討課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10 |
新生研討課“新穎光學成像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新生研討課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11 |
新生研討課“新材料,新機遇”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新生研討課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12 |
《激光原理與技術》課程虛擬仿真實驗平臺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實驗課程資源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13 |
光電成像與信息處理視景仿真實驗平臺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實驗課程資源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14 |
光機電算一體化實驗課程設計---基于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實驗課程資源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15 |
白光LED及照明特性的仿真實驗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實驗課程資源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16 |
導體微波表面電阻測試及分析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實驗課程資源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17 |
《工程光學實驗》課程精品化建設 |
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度本科教學改革“實驗課程資源”建設項目 |
2017.4 |
18 |
“卓越計劃”差異性教學管理機制的探索與實踐 |
電子科技大學2016-2018年高度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 |
2016.6 |
19 |
光電菁英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現 |
電子科技大學2016-2018年高度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 |
2016.6 |
20 |
基于“課程”指導科技競賽的實踐教學模式探索 |
電子科技大學2016-2018年高度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 |
2016.6 |
21 |
構建“光電”信息技術本科生校內外實踐實訓基地炫乐彩票|官网登录,著力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|
電子科技大學2016-2018年高度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 |
2016.6 |
22 |
學科基礎課《固體與半導體物理》“混合式教學”方法的研究 |
電子科技大學2016-2018年高度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 |
2016.6 |
23 |
以通識教育為基礎、能力培養為目標,全面推進本科人才培養改革 |
電子科技大學2015-2017年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|
2015.1 |
24 |
加強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,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 |
電子科技大學2015-2017年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|
2015.1 |
25 |
“大班-小班-小組-個人”鏈式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 |
電子科技大學2015-2017年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|
2015.1 |
26 |
光電信息專業基礎課程群建設與實踐 |
電子科技大學2015-2017年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|
2015.1 |
27 |
依托全國大學生光電設計競賽,構建光電綜合實踐教學平臺 |
電子科技大學2015-2017年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|
2015.1 |
28 |
虛實結合的光電信息技術實驗教學體系的探索和改革 |
電子科技大學2015-2017年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 |
2015.1 |
教師發表教學研究論文
序號 |
論文題目 |
刊物(會議)名稱 |
第一 作者 |
發表時間 |
1 |
場發射顯示器中的電子光學系統虛擬仿真實驗 |
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|
王小菊 |
2017.11 |
2 |
應用光學課程探究式小班教學初探 |
求知導刊 |
岳慧敏 |
2017.9 |
3 |
LED燈具老練測試平臺的設計與實現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唐普英 |
2017.6 |
4 |
仿真環境下探究氫化非晶硅薄膜晶體管原理的教學實踐 |
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|
陳文彬 |
2017.5 |
5 |
連續和離散時間系統方框圖的教學方法探討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唐普英 |
2017.5 |
6 |
光電圖像與光信息處理實驗室建設 |
實驗技術與管理 |
何艷敏 |
2017.5 |
7 |
線列CCD光電響應率測試 |
實驗技術與管理 |
陳文彬 |
2017.4 |
8 |
探究式小班教學模式的淺析與實踐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唐普英 |
2017.4 |
9 |
利用虛擬仿真技術改進顯示器件驅動實驗 |
實驗技術與管理 |
漆強 |
2017.2 |
10 |
光電綜合實踐教學平臺構建 |
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|
漆強 |
2017.1 |
11 |
“數字邏輯設計及應用”探究式教學實踐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唐普英 |
2016.12 |
12 |
采用通識教育模式的光無源器件實驗教學 |
川渝通識教育探索 |
蘭嵐 |
2016.11 |
13 |
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理工類本科教學理念與策略探討 |
科技創新導報 |
顧德恩 |
2016.10 |
14 |
CMOS反相器和傳輸門的教學實踐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唐普英 |
2016.10 |
15 |
依托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,創建一流實踐育人平臺 |
職業教育 |
彭真明 |
2016.7 |
16 |
基于嵌入式系統的傳感器應用實驗設計 |
實驗技術與管理 |
漆強 |
2016.2 |
17 |
基于嵌入式系統的“口袋實驗室”設計 |
實驗技術與管理 |
漆強 |
2015.12 |
18 |
激光原理與技術課程研究性教學實踐探索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李琨 |
2015.12 |
19 |
基于labview的多串口通信及數據存儲的研究與實現 |
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|
唐普英 |
2015.10 |
20 |
“信號與系統”課程的研討式教學實踐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唐普英 |
2015.8 |
21 |
線性時不變系統特性的教學方法探討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唐普英 |
2015.8 |
22 |
光無源器件特性測量的設計型實驗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蘭嵐 |
2015.8 |
23 |
鎖存器和觸發器振蕩問題分析 |
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|
唐普英 |
2015.4 |
24 |
卷積性質綜合訓練的探討 |
電氣電子教學學報 |
何其銳 |
2015.2 |
25 |
有機小分子太陽能電池實驗教學平臺建設 |
實驗科學與技術 |
鐘建 |
2014.12 |
28 |
LD泵浦Nd:YAG激光器綜合實驗建設 |
實驗技術與管理 |
周建華 |
2014.8 |
29 |
淺議光纖通信實驗教學改革 |
實驗室研究與探索 |
蘭嵐 |
2014.7 |
30 |
薄膜太陽能光伏器件工藝制備及測試實驗教學平臺 |
實驗技術與管理 |
鐘建 |
2014.6 |
教師獲得校級以上教學獎勵
序號 |
獎勵名稱 |
時間 |
獲獎 級別 |
獲獎人員 |
1 |
五糧液本科教學獎教金教學新人獎 |
2017.12 |
二等 |
張尚劍 |
2 |
五糧液本科教學獎教金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獎 |
2017.12 |
漆強 |
|
3 |
五糧液本科教學獎教金本科生創新能力培養獎 |
2017.12 |
唐普英 |
|
4 |
電子科技大學第五屆“ 本科教學優秀獎” |
2017.7 |
彭真明 |
|
5 |
全國高校光電信息類課程微課競賽 |
2017.7 |
一等 |
韋晨 |
6 |
電子科技大學第三屆“ 本科教學優秀獎” |
2016.7 |
王小菊 |
|
7 |
電子科技大學2016年青年教師教學競賽 |
2016.4 |
二等 |
李劍峰 |
8 |
電子科技大學2014-2015學年第一學期“教學質量優秀主講教師” |
2015.4 |
張尚劍 |
|
9 |
電子科技大學2013-2014學年第二學期“教學質量優秀主講教師” |
2014.9 |
鐘建 |
|
10 |
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青年教師教學競賽 |
2015.5 |
二等 |
張尚劍 |
11 |
電子科技大學2015年青年教師教學競賽 |
2015.5 |
二等 |
岳慧敏 |
12 |
電子科技大學2013-2014學年第一學期“教學質量優秀主講教師” |
2014.3 |
陳德軍 |
|
13 |
電子科技大學2013-2014-1學期“青年教師教學優秀獎” |
2014.1 |
張尚劍 |
出版教材
序號 |
教材名稱 |
出版社名稱 |
主要作者 |
出版時間 |
1 |
物聯天下,傳感先行—傳感器導論 |
科學出版社 |
蔣亞東、謝光忠等 |
2016.2 |
2 |
敏感材料與傳感器 |
科學出版社 |
蔣亞東、太惠玲等 |
2016.1 |
3 |
光電成像導論 |
國防工業出版社 |
林祖倫、王小菊 |
2015.12 |
4 |
激光技術與光纖通信實驗 |
北京大學出版社 |
周建華、蘭嵐 |
2015.12 |
5 |
嵌入式系統設計工程實踐—基于Cortex-M3內核處理器LPC17xx |
國防工業出版社 |
漆強、歐中華等 |
2015.4 |
6 |
儲能聚合物電介質基礎 |
科學出版社 |
徐建華、楊文耀 |
2014.11 |
7 |
顯示器件技術(第2版) |
國防工業出版社 |
于軍勝炫乐彩票|官网登录、蔣泉等 |
2014.8 |
8 |
平板顯示驅動技術 |
國防工業出版社 |
蔣泉、吳援明等 |
2014.8 |
9 |
真空技術 |
國防工業出版社 |
李軍建、王小菊 |
2014.6 |
10 |
液晶顯示器件技術 |
國防工業出版社 |
鐘建、張磊等 |
2014.2 |
11 |
太陽能電池材料及其應用 |
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|
李偉、顧德恩 |
2014.1 |
12 |
陰極電子學 |
國防工業出版社 |
林祖倫、王小菊 |
2013.1 |
13 |
模擬電路分析與設計基礎(修訂版) |
科學出版社 |
吳援明、唐軍 |
2012.8 |
14 |
半導體照明導論 |
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|
饒海波 |
2012.4 |
15 |
集成光學理論與技術(第六版) |
電子工業出版社 |
葉玉堂、李劍峰等 |
2012.3 |
國家規劃教材
序號 |
教材名稱 |
1 |
光電物理基礎 |
2 |
敏感材料與傳感器技術 |
3 |
有機電子材料及器件 |
4 |
模擬電路分析與設計基礎 |
5 |
模擬電路分析與設計基礎學習指導 |
省級精品課程:
序號 |
課程名稱 |
獲獎級別 |
1 |
光電圖像處理 |
2009年四川省精品課程 |
2 |
液晶顯示技術 |
2007年四川省精品課程 |
3 |
光纖通信 |
2007年四川省精品課程 |
4 |
物理光學 |
2006年四川省精品課程 |
5 |
傳感技術 |
2005年四川省精品課程 |